你的位置:北京赛车的玩法的规则 > 新闻动态 >

盛唐水平最高的7首七律排行榜,杜甫竟然没有一首上榜,你信吗?
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8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  • 盛唐指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和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年间,是七言律诗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第一个高峰的时期。

    本文分享盛唐水平最高的7首七律,这些诗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,兼顾思想性、艺术性和创新性,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。

    图片

    第1首 崔颢的《黄鹤楼》

    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

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    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    这首诗被严羽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。前四句不拘常格,打破平仄对仗束缚,以古体行气,三叠“黄鹤”,一泻而下,营造出渺茫空寂的时空感与仙逝楼空的怅惘。

    后四句陡转工整,绘眼前明媚江景,“历历”、“萋萋”叠字精妙,然乐景更衬哀情。尾联“日暮”、“烟波”将视野推向苍茫,强烈的乡愁与宇宙永恒、人事代谢的深沉感喟水乳交融。

    全诗气势奔腾,意境超逸,情感深挚,虽有拗律却成就了不可复制的神韵,体现了盛唐七律在法度初立时的磅礴创造力。

    图片

    第2首 唐朝王维的《积雨辋川庄作》

    积雨空林烟火迟,蒸藜炊黍饷东菑。

    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

    山中习静观朝槿,松下清斋折露葵。

    野老与人争席罢,海鸥何事更相疑。

    此诗是王维晚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,也是七律中“诗中有画”的典范。

    首联以“迟”字点出雨后林间烟火徐升、农妇送饭的静谧田园生活图景。颔联“漠漠”、“阴阴”叠字渲染水田广漠、夏木幽深之景,“飞白鹭”、“啭黄鹂”一静一动,一白一黄,色彩明丽,声态宛然,构成一幅极富生趣的辋川夏雨图,对仗工稳,成为千古名句。

    颈联转入诗人自身,“习静”、“清斋”见其禅理情趣与淡泊心境。尾联用典,表明自己已与世无争,融入自然。

    全诗语言清丽,意境空灵,将田园风光的幽美、农家生活的淳朴与诗人超然物外的禅意完美结合,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七律的巅峰造诣。

    图片

    第3首 李颀的《送魏万之京》

    朝闻游子唱离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

    鸿雁不堪愁里听,云山况是客中过。

    关城树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

    莫见长安行乐处,空令岁月易蹉跎。

    李颀此诗是盛唐七律送别诗中的杰作。

    开篇点明送别时间和事件,时空感顿生。“鸿雁”、“云山”以景寓情,想象魏万旅途的孤寂愁苦,对仗工巧。

    颈联尤为精警,“关城树色催寒近”以“催”字化静为动,赋予树色以迫人的寒意,暗喻岁月逼人;“御苑砧声向晚多”则遥想长安秋暮景象,砧声暗示着家的温暖与漂泊的凄凉,空间跳跃极大。尾联是长者殷切叮咛,劝诫莫贪享乐,珍惜时光,语重心长。

    全诗感情深挚,章法严谨,炼字精准,将离情别绪与人生感慨、时空意象完美融合,境界宏阔深沉。

    图片

    第4首 祖咏的《望蓟门》

    燕台一去客心惊,笳鼓喧喧汉将营。

    万里寒光生积雪,三边曙色动危旌。

    沙场烽火连胡月,海畔云山拥蓟城。

    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

    此诗是盛唐边塞七律的扛鼎力作,充满昂扬的爱国激情和雄浑气象。

    首句“心惊”奠定全诗震撼基调,笳鼓喧天点明军营特色。颔联写景壮阔,“万里寒光”映照连绵积雪,“三边曙色”中战旗猎猎,极富视觉冲击力,天地与军威浑然一体。

    颈联将烽火胡月、云山蓟城对举,空间壮阔,意象雄浑,展现边关的肃穆苍凉与地理形胜。尾联直抒胸臆,化用班超、终军典故,表达书生报国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,将全诗推向高潮。

    全诗气势磅礴,对仗工整,意象雄奇,格调高昂,典型地体现了盛唐边塞诗的阳刚之美和进取精神。

    图片

    第5首 李白的《登金陵凤凰台》

    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。

    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
    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
    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
    此诗是李白七律的代表作,与崔颢《黄鹤楼》争胜。开篇仿崔诗笔意,以凤凰传说起兴,引发世事沧桑、自然永恒的感慨。颔联“吴宫花草”、“晋代衣冠”将历史遗迹化为具体意象,繁华落尽,唯有幽径古丘,历史兴亡感油然而生。

    颈联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”是千古名句,以极其开阔的视野、雄健的笔力描绘金陵山水形胜,“半落”、“中分”用字奇崛而精准,气象宏大,意境悠远。尾联由壮景转忧思,“浮云蔽日”喻小人当道,“长安不见”抒壮志难酬、眷恋朝廷的深沉忧愤。

    全诗将怀古、写景、抒情熔于一炉,感情激越,境界高远,体现了李白七律特有的豪放飘逸与深挚情怀。

    图片

    第6首 高适的《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》

    嗟君此别意何如,驻马衔杯问谪居。

    巫峡啼猿数行泪,衡阳归雁几封书。

    青枫江上秋帆远,白帝城边古木疏。

    圣代即今多雨露,暂时分手莫踌躇。

    此诗以一首诗同时送别两位贬谪友人,构思巧妙。首联点题,以“嗟”、“问”字见关切同情。中间两联分写二人贬所景象,颔联想象李少府所去峡中巫峡猿啼催人泪下,王少府所往长沙衡阳雁断书信难通,用典贴切,渲染凄凉氛围。

    颈联“青枫江上秋帆远”写长沙水路之渺茫,“白帝城边古木疏”状夔州秋景之萧瑟,对仗工稳,画面感强,寓情于景。

    尾联强作宽慰之语,“圣代多雨露”隐含对朝廷的委婉讽喻,“暂时分手”是无奈之下的勉励。

    全诗情感真挚,章法独特,写景精当,在深切的同情中保持了盛唐送别诗特有的明朗基调,展现了高适七律的深厚功力和人情温度。

    图片

    第7首 崔曙的《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》

    汉文皇帝有高台,此日登临曙色开。

    三晋云山皆北向,二陵风雨自东来。

    关门令尹谁能识,河上仙翁去不回。

    且欲近寻彭泽宰,陶然共醉菊花杯。

    此诗是盛唐七律中登临怀古的佳作。首联点明登台时间和地点,暗含历史沧桑。颔联“三晋云山皆北向,二陵风雨自东来”是名句,以雄健笔力勾勒登高所见的壮阔山河景象,“皆北向”、“自东来”赋予静态山水以动态气势,境界宏大。

    颈联由眼前古迹联想到老子出关、河上公的传说,感叹仙踪难觅,怀古中寓含对神仙之道的疑问。尾联转折,表达不如就近与刘明府共醉菊花酒的人生态度。

    全诗结构严谨,气象雄浑,对仗工整,在怀古登高中融入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超脱情怀,格调健朗,体现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风貌。

    图片

    盛唐最精彩的7首七律分享完了,有人问:“为什么没有杜甫的?”因为杜甫的七律虽然佳作如云,但精品都写于安史之乱后,和本文选取“唐玄宗开元年间和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年间”的时间段不相符,故均未入选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